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杨延文:时代的盘子里一定有珍珠

抬水图(中国画)  

  几十年来,我一直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坚信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坚守艺术的价值乃创造。

  生活是美好的。画家要重视从生活中寻找艺术感觉。现在许多画家图省事,以拍照代替写生,但人的眼睛的视域和观看方式,是相机所无法替代的;画家在现场对艺术感受的捕捉,更是后期根据图片等资料进行整理所无法弥补的,须知无论摄影技术多发达,拍照片都无法代替写生。现在人们对“个性”特别看重,都想表现自我、张扬个性,为了这些,有些画家甚至连生活都不要了,这是不对的。画家必须到生活中发现素材,然后才能有所创造。也只有融入生活,具有时代的精神、时代的语言,符合时代要求,艺术作品才能具有感染力,给人以启迪。

  自1978年成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从油彩到墨彩,走上现代中国画的创作之路,我每天都要画画,每年都要出去写生,手里总是拿着小册页,随时写写画画。“搜尽奇峰打草稿”,“奇峰”只是腹稿,关键是“搜”。因此,每次外出写生,我都力求有所收获。1979年,我游三峡,访乐山,下岷江,归来后所作《翠屏织锦》在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美展中获奖。我深受鼓舞,坚信中国画的前途在于创新;两年后,我又远游青海高原,浩渺的青海湖、苍茫的海西牧场、风云变幻的烟岚与雪域、神秘的塔尔寺,使我领略了什么叫吞吐宇宙八荒。归来后所作《丝绸古道》丈二巨幅参加中日联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2年,我再次赴川,遍游九寨沟、卧龙及川北、川东,归来为京西宾馆创作9米巨幅山水《九寨飞瀑》。1992年,我还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遍访意大利众多美术馆和博物馆,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给了我极大启发……

  画画的人还要重视理性思考。我个性要强,在艺术上更不屑拾人牙慧。我一向认为,艺术本来是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破除不需要的,立别人干不来的,那中间就有你了。尊师吴冠中先生熟谙西方绘画精神,又深会中国绘画意境,他一生致力于“中西融合”的创造精神深深影响了我。我又从董寿平、李可染、亚明、许麟庐等中国画大家那里受到启发,努力在中国画创作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不断精进,与已有艺术风格保持距离,尝试突破前人的格局。

  学生时期,我在北京艺术学院攻读油画专业。对西方绘画的学习与研究,使我拥有了“认识、理解和正确判断”的能力。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又使我拥有了驾驭中国画的信心。因此,在中国画创作中,我主动地在色彩、块面、构图等方面借鉴西方油画语汇,但意境是中国的。光、影、色彩不仅仅是形式,也是内容。我以色彩与墨色的跳跃和重叠,替代中国画传统的皴法程式,以流畅灵动的线条来刻画心灵对自然物象的感悟。这么多年来,我始终认为自己并没有放弃油画,而是改变了工具的性质,改用宣纸表达东方艺术思维和境界,所以有人说我是“声东击西”。艺术是相通的,都是追求尽善尽美,油画、中国画的区别,只是通过不同的工具表达人类最深层次的思考,二者追求的目标是相同的。中西两坡不管从哪个方向攀登喜马拉雅山,登到极峰才最重要。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寻求理论与实践之通;中西艺术规律之通;哲学、文学与绘画之通。

  书画家还要珍视自己的艺术才能。因为只有具有艺术才能并能够珍视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历史证明,一个翰墨家,不磅礴睥睨,没有凌厉百代的雄心,岂能在艺坛立足?就像著名书画家林散之所说,书画家必须“争千秋”!

  珍视艺术才能,就是珍视艺术标准和艺术创造力。画家对社会的贡献可谓“嘴一份,手一份”。“嘴一份”是要能说出有足够影响力的话语;“手一份”是手头必须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只给后人留下作品还不够,还要留下思想。历史上的艺术经典,其主要特征便是能够给人以启示,展现出那个时代的创造力和前瞻性。所以我认为,所有的传统,在当时都是创新。因此,我也一直在不断突破自我,反对重复别人、重复自己,时时尝试创新。因为任何一种传统的技巧或表现方法,都无法承载今天这么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对艺术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按照时代精神出新,艺术才能完成应有的使命。

  如今,人民对文化精神生活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但相当一部分从业者却在误导群众:一些画家有“山寨王”思想,自己擅长什么就说什么好;一些画家成了“礼品加工厂”,市场需要什么创作什么;一些展览一味求大;一些作品一味求大;再加上批评家失语,以及艺术品市场炒作等问题,艺术的普及工作,常常非但不能提高群众的审美,反而影响人的艺术判断力,令艺术标准似乎更加模糊……因此,真正的艺术家,需要保持一份艺术的初心,更需要一种定力。时间是判断艺术的最好标尺。

  要有所创造,艺术家还需要一些质疑精神。上世纪80年代,我曾对传统山水的“三远法”提出质疑,认为这在绘画的空间再造方面,对现代人而言是一种桎梏。随着地球村越来越小,中国人的视觉审美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画家应该有意识地从已有的经验中跳出来,进一步拓展中国画的发展空间。我崇尚活学活用。借助古人留给我们的思路非常重要,但不能被其束缚,要有所创造,必须从中挣脱出来。在这方面,我总结出一句话:延续是必须的,创造是根本的。要善于吸收,更要善于进取,即便是个人艺术面貌已经形成,也要不断探索艺术创造的深化。

  新时代呼唤全新的艺术作品。当下,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大潮中,我们应该呼唤,艺术创作回归艺术的本源,艺术家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以发展创新为己任,增强时代使命感,返璞归真。艺术与整个时代大道同行。我相信,这个时代的盘子里一定有珍珠。这个珍珠,是新的作品,也即明天的经典。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需要我们创造更多艺术精品。

  

  杨延文,1939年出生于河北省深县,1963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等。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曾获得意大利第五届曼齐亚诺国际美展金牌奖等多个国际艺术奖项。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延文》《清水出芙蓉》《山川言志》等。

已阅1987次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画廊简介】  

版权所有:北京博雅觅庐画廊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30号紫荆豪庭1座6F 邮政编码:100026
电话:010-85965283 85966756 传真:010-85965283 联系人:丁小姐 穆先生
网址:www.boyamilu.com 电子邮件:boyamilu@163.com website by aplan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