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山斋主淘玉记
倚山斋主何许人也?他名叫李德亮,中国美术家协会及书法家协会会员。擅书画,喜收藏,尤爱收藏高古玉。由于老家在北京门头沟斋堂镇,背靠青山,因此斋号倚山斋。李德亮并不买那些高价的玉器,乐趣主要在“淘”,因此价位基本定在1万元以下。不久前,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了李德亮的《倚山斋藏玉》图册,收入了李德亮收藏的近300枚高古玉。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李德亮,听他讲述了许多淘玉过程中的趣闻。
第一次就淘到好玩意
李德亮从2001年开始搞收藏,收藏过瓷器、木雕等,但是遇到的大多是仿品,感觉意义不大。真正收藏玉器是从2003年开始。一次在潘家园逛地摊,突然看到地上有盏油灯,整个灯身被油烟熏得看不清“面容”,黑黢黢的,但是整体造型很好看。端起油灯,很重,感觉不同寻常,把油灯倒过来,发现没有油烟的底部是玉做的。李德亮问摊主多少钱?那个时候市场的价格很便宜,小贩开价800元,李德亮还价250元,对方不干,说“我不成二百五了”。李德亮加了100元把油灯买了下来。拿回家后,用竹片把灯外面的油烟轻轻刮下来,然后用毛巾擦过之后,发觉油灯全身是由玉和铜片镶嵌成的,并且大部分是玉,非常好看,李德亮大喜。后来,慢慢发觉这种玉的价值很高,是高古玉,他很开心,于是就开始偏向收集玉了。
看走眼也不必懊恼
当然,在这十年收藏的过程中也有打眼的时候,特别是在收藏初期,赝品多,真品少,随着经验的提高,淘到真品的概率越来越高。但不论是淘到真品还是赝品,他总能以平常心对待。淘到赝品不气馁,淘到真品不狂妄。
那是4年前的事情了,一个与李德亮相识的小伙子打来电话说,他那里到了很好的宝贝。那是在潘家园附近一个黑乎乎的地下大棚里,小伙子告诉李德亮这东西是××朝代的,上面还刻了诗词。李德亮当时花了4000元买了下来。可是刚走出那个棚子,在阳光的照射下,竟发觉那上面刻的诗词是“电脑字”。李德亮当时就明白,这一定是赝品,马上回去找他退,因为是熟人,小伙子还是给退了。但李德亮给了他500元钱作为补偿。
李德亮平和地说:“在收藏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小商小贩卖出去的东西是不能退的。收藏,就不能大悲大喜。本来就是为了得到快乐和幸福,如果因为买到假玉就懊悔,那就没有收藏的必要了。”
学习让自己充满自信
为了能够很好地辨别玉的真假和品质,李德亮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比如中国博物馆出版的《中国出土玉器全集》、《中国传世玉器全集》等。
退休了,除了正常的日常生活,李德亮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研究玉上。通过学习和研究,李德亮在判断玉上有他独到的见解。“判断一个玉的真假、新老和断代,可以通过玉质、纹饰、刀工、沁色这四个方面来判断。有一次我买了一个玉璧,专家说这是假的。我看了很多书,研究了几个月,感觉是真的,所以这次我把它放到了我的《倚山斎藏玉》里头。专家在很多时候的确很厉害,他们见过很多真玉,但是他们的话也不能全信。因为他们的视角和我们这样的收藏爱好者是不同的。他们看到的多是真品,而我看到的大部分是赝品,所以我在判别一件藏品的时候视角有差异,这就需要自己有信心,不能见风使舵。” 李德亮说道。
李德亮收藏有个原则,即每件藏品都在1万元以下,其中最贵的一个藏品是一座玉房子,花费了李德亮9000元。
铜镶玉灯:
白玉灯由四部分组成:上数一部分为莲花形灯油池,池内有花蕊,一侧镶铜耳,耳上套玉环。二部分为立柱,刻螺旋纹。三部分为香炉式中腹,腹上半部为玉制莲瓣纹,下半部为铜制碗式炉底。四部分为玉制底座,座上刻叶纹和莲瓣纹。此灯做工复杂精致。
玉带板:
青玉,每块有镂雕荷花和莲鹭,背后有对穿孔,雕工极为精致,神态生动,稍有红色沁斑。
商报实习记者 邹艳
(转自2012年7月9日 《北京商报》D2 视野版)
已阅139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