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师 品读“佛、法”
弘一大师后期书法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才华横溢、学贯中西,也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凭借其生前超常的智慧给世人以无限的思索和追仰。研究他的一生对于了解上个世纪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举办艺术活动纪念弘一法师诞辰130周年
2010年10月是弘一法师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全国文艺界人士举办各种艺术活动予以纪念,表达崇敬和仰慕之情。
09年11月22日,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合作排演的多媒体音乐剧《弘一法师》,在上海大剧院大剧场正式上演。该剧以多种艺术方式对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及其经历进行了解读。
《弘一法师》作为一个世界共同的艺术文化交流项目,5月8日作为世博献礼节目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该剧的呈现采用了最新的多媒体技术,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以让观众身临其境地领略那一时期的外滩景象。同时,多媒体场景中运用了众多同时期的西洋油画名作和弘一的西洋画及国画。
2010年1月,浙江温州首座弘一大师纪念堂落户瓯海宝严寺,并将于10月15日举行纪念弘一大师诞辰130周年大会,邀请全国研究弘一大师的文化界、佛教界专家、学者等一起参加,期间举行弘一大师晚晴阁奠基仪式、参观“温州弘一大师纪念堂”和书法展览、发行《弘一大师踪迹》书籍、举行黄舟松新创作《弘一大师》电影剧本研讨会等。
2010年5月,上虞举办弘一大师诞辰130周年书画展,共展出弘一法师多幅亲笔手书的真迹,有书信、笔记、经文、经偈、佛号等,都是稀世罕见的艺术珍宝。
2010年6月,“海上因缘”书画精品展在朱屺瞻艺术馆开展,展出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陆维钊、吴一峰三位平湖籍海派艺术家112件真迹。其中包括弘一法师的《佛说阿弥陀经》十六条屏等精品。
2010年8月14日~22日,由上海美术馆主办的“一墨香成·一心书法艺术展”,纪念弘一(李叔同)大师诞辰。此次展出一心法师书法艺术作品,每一幅作品皆是其以“至真至”的心境和事相来纪念弘一法师的精心力作。
2010年10月,温州博物馆与平湖李叔同纪念馆将首次推出信札、书法篆刻及相关史料的大型图书及系列纪念活动;
弘一书法精品备受青睐
弘一法师学贯中西,多才多艺,于绘画、音乐、戏剧、诗词、书法均有很高的成就,特别是他的书法广受青睐,还被书法界评为“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他的书法早期脱胎魏碑,笔势开张,逸宕灵动。后期则自成一体,温婉清拔。出家后仍对书法研习不辍,老而弥笃,并完成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脱胎换骨。他晚年的书法,归于恬静平淡,多以楷书作经文偈语,或以行书作信札,通过藏锋稚拙之线条,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趣。恰如他自我表白的那样:“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他以禅入书,以书悟禅,造诣极高,是真正的佛教高僧的书法艺术,后人称其为“弘体”。
弘一法师存世作品较多,且很早就流传于市场,颇受藏家的青睐。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巨匠以得到弘一法师一幅字为无尚的荣耀。鲁迅先生曾经说:“得李师手书,幸甚!”。朱光潜更是将丰子恺转送他的弘一法师练字的墨迹——《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一段偈文,作为他的座右铭。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的弟子刘质平曾在上海举办弘一大师遗墨展,时任国民党财政部长的孔祥熙曾出价500两黄金;以后孔又看上了弘一的精品《佛说阿弥陀经》16屏条,出价数百两黄金表示购买,但均被刘质平谢绝。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弘一法师的作品每幅在五六十元。九十年代大陆艺术品拍卖兴起后,弘一法师的作品时常在拍卖会上露面,其价格大幅攀升,1993年在朵云轩首届艺术品拍卖会上,他的《楷书偈语》估价1.5万至2万元,经过激烈竞拍,最后以6.6万元成交;翌年拍卖其《楷书》对联以7.04万元成交。2004年《四分含注戒本随讲别录4册》在上海朵云轩拍卖会上受到热烈追捧,不少买家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最后以187万元成交。以后,弘一法师的作品在市场上居高不下。据雅昌艺术网拍卖数据统计,迄今为止,弘一书法最高拍卖成交价是在2009年保利秋季拍卖会上,1942年作《出世入世箴言行书》手卷以582.4万成交。
随着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扬,弘一书法赝品频出,也曾一度影响其市场价位跌涨起伏,但每有精品现身仍然备受青睐,这主要得力于弘一法师的修为和高超的书法技艺。未来弘一书法仍将是市场上的热门收藏,那将是品味和身份的象征。
“悲欣交集”绝笔之作
弘一大师绝笔“悲欣交集”
弘一法师于1942年10月13日晚圆寂,西归前三天,弘一法师手书“悲欣交集”四字赠送给侍者妙莲,为其绝笔之作。短短的四个字却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猜测!
不同的读者,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如学者叶圣陶先生解释“欣”字,一辈子“好好地活”了,到如今“好好地死”了,欢喜满足,毫无缺憾。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康教授认为“悲”是悲悯众生的苦恼,“欣”是欣幸自身得到解脱。大空法师说“大师之所谓‘悲’者,悲众生之沉溺生死,悲娑婆之八苦交煎,悲世界之大劫未已,悲法门之戒乘俱衰,悲有情之愚慢而难化,悲佛恩之深重而广大,总之为慈愍众生而起之‘称性大悲’也。大师之所谓‘欣’者何,欲求极乐,欣得往生,欣见弥陀而圆成佛道,欣生净土而化度十方”。又著《弘一大师传》的作者台湾陈剑慧教授说”弘公把‘悲欣交集’交给他的法侣——妙莲法师,是告诉妙莲,他是决定‘往生’了。“悲欣交集”是弘公当时临终的情境。
“悲欣交集”囊括的是弘一62年的人间岁月,其间的悲有几多,欣又有几何,只有远去的大师自己知道罢了。令人感谓的是,他书写的竟是那样的信手拈来。
李叔同简介:
李叔同(1880-1942),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他学贯中西,艺专多科,1905年留学日本,归国后执教于杭州等地,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开创性的贡献,是我国著名的书画篆刻家、音乐家、戏剧家、教育家、诗人、学者,在诸多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并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福建泉州。他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高僧,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
已阅37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