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记北京画院著名女画家卢平
作者:华 安
蜀中自古以来便人才辈出。提起出生于“天府之国”的卢平,可算是当代中国画坛上优秀的女画家。她在父亲的影响教育下,13岁开始学画,20岁考入了四川美术学院。198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后调入北京画院任专业画家。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由于她在美术界及社会上的影响,又同时担任了民革中央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和北京市青联委员。她的经历虽说是一帆风顺,但是从其所取得的业绩来看,也绝非偶然,可以看出她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所经过的漫长艺术道路是多么艰辛与坎坷。
用“纯” 与“静”来形容卢平,最恰当不过的,是所有了解她的人共有的感觉。为人朴实,做事认真、执着而且有自己的见解。“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她最坚定的信念。因此在艺术上决不随波逐流。始终奉行自己的这一信念。艺术是求真的,这“真”是指情感的真。绝非某些所谓的艺术家那种闭门造车、无病呻吟和扭捏做态,丑化、亵渎艺术不说,还美其名曰是玩观念。一个有良心的艺术家能不为过眼烟云所动,正是因为她有着坚定的的自信,她的心“正”。 我常说卢平的画有“生活味儿”, 是位典型的生活型画家,她对家乡的风土人情怀着特有的感情,儿时的回忆,在记忆中难以忘怀。
在艺术创作中她十分注重对生活的深入体验,强调艺术如果离开生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她对自己最熟悉的生活有一股强烈的表现欲望,她以女性特有的情感画了大量表现以妇女,儿童为题材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饱含了对自然对生命和生活的无限深情。她笔下纯朴、美丽的少数民族妇女和城市、山村中那些天真可爱的娃娃充满了浓郁,温馨的生活气息。她经常深入到乡村,或者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表现乡村清水边淳朴的川娃儿、郁郁竹林中的傣家姐妹、皑皑雪原中的健壮藏女。她们像大自然的儿女一样,自然、质朴。因为在那里画家更能捕捉到纯静而朴实的风土人情,与之心心相印。使我们生活在喧嚣都市的人们可以从中领略一些自然的芬芳气息。给人以清新、淳朴、典雅的艺术享受。卢平长期的生活感悟和艺术实践形成了这种独特风貌且女性独有的艺术风格。我想这才是真挚的感情流露。这才是艺术上的“正道”。
观卢平的画还有一种温柔、纯美的气质深深打动你,象读一首抒情的田园诗,馥郁芬芳,沁人肺腑。似乎把你带到了芬芳秀丽的田园里休息停留。听潺潺流水和林间的小鸟婉转的吟唱,乡间水边美丽的女子生活劳作,那里还有可爱的孩子环绕在她们周围。如潮如雾的景色中, 缕缕春光露出勃勃的生机。她以一个女人独特的感受,采摘了她们天真纯朴的美的瞬间。她笔下的女子,勤劳又单纯。一边劳作一边细心照料孩子,洋溢着母性慈爱的光辉,散发着生活的情趣和积极的精神,她的人物都处在恬静、明媚的山光水色之中。体现了人与自然溶为一体的境界。在卢平的画中, 并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而是营造出一种温润,恬静的氛围,江南的雨和早春的花,流露出清新的气息。她着意于意境的创造。颜色渲染追求透明和清彻的韵味。有时强调空气中湿度的效果,又显得隐约朦胧,看得出她作画时的心境是十分的安静而沉稳,在她的画里看不到丝毫的火气和噪动的情绪,显得宁静细腻。在她的作品里充分体现了东方绘画的神韵。
由于她在创作中投入了真挚的感情,所以她画的许多妇女形象气质上都像她自己,正是画如其人。代表作《静悄悄》表现了晨雾笼罩着的灌木林中走来一位推着童车的白衣少妇,酣睡的小宝宝正在车里做着甜美的梦。母亲健美的身躯、明亮的双眸,脸上流露着幸福的微笑。这幅画在创作手法上吸收了现代绘画情趣和手法,人物造型略做夸张,产生一种视觉张力。使之更强烈。但并无扭曲变态和丑陋怪诞之感,反倒使人觉得可爱、逗人。只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在创作中才会有如此强烈的激情,流露出如此真挚的情感来。深受罗丹艺术观影响的卢平常说: “艺术家的高明之处, 就是能在平凡生活中发掘出美来。”
工笔画《竹韵》是入选九届全国美展的作品。对这幅画我是百看不厌,这是一幅表现云南爱尼族生活情趣的风俗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茂林修竹。一位姑娘吹奏的箫音吸引了周围的姑娘,作品中人物刻划得细致入微,层层晕染使画面更加滋润,重色调的人物群体与很亮的背景相互衬映,于强烈对比中求合谐。高大的竹子在画家巧妙的手中描绘得层次分明,很有空间立体感,我仿佛感觉置身于茂密的竹林之中。美妙悠扬的萧音和层层竹林浑然一体,让人感受到了南国那竹的韵味。
美术二字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美”;一个是“术” ,既有艺术思想和情趣,又要有相应的艺术手法、技巧来保证艺术理想的实现,两者既对立又同一,缺一不可。卢平在艺术思想上很有追求,但又十分注重艺术技巧,她认为成熟的技巧手段往往就是思想和情趣的具体体现,是物化的思想。现在艺坛上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只强调观念而鄙薄技术,显得空洞乏味,令人不解,这很容易走向死胡同。卢平具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较系统地学习过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又研习过油画.水彩等。是她艺术发展的坚实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她不仅有深厚的传统功力,还将“美”与“术”做了完美的结合。又把中西绘画融汇贯通,将中国画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以全新之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为实现艺术追求与理想,她在艺术形式上做了艰辛的探索。在技法上不拘泥于旧观念,坚持技法服从于表现。最近她在工笔画与水墨画相结合的探索方面做了大胆的突破,充分发挥生宣纸的特点,把水墨画淋漓尽致的笔墨韵味和工笔画细致入微的刻画巧妙的结合,从而克服了水墨画不容易深入刻画和工笔画容易画得呆板的缺点,使两者优势互补。画面虚实相间,收放有致。线条流畅、自然,构图简洁。色彩明快而大气。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环境处理,突破了写实局限和旧有传统模式,突破了传统工笔画的局限,工写兼备,成功的创作了一大批新颖的工写结合形式的优秀作品,深受观众喜爱,使中国工笔画向前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她的作品经常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型画展,并屡次获奖。多年来在国内外各种报刊杂志,电视媒体里经常能见到她的作品和她的身影。他和她丈夫纪清远曾一起在成都和北京中国美术馆、新加坡、台湾和澳大利亚悉尼等地举办过伉俪画展。受到社会上广泛的好评。作品《巴山新市》、《彝家情》、《假日》和《竹韵》先后入选第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水墨画《版纳风情》被镶嵌在国家领导人的专机上面;《蕉林晨晖》等五幅画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春消息》入选第23届蒙特卡罗国际现代艺术展览;《春光》、《泉水清清》和《西山红叶好》获北京市美展“优秀奖”;《 汲水图》参加香港“亚洲女画家作品展”,获优异奖;《傣乡五月》入选“中国第三届少数民族画展”获民族百花奖;《戴月归》等三幅作品获中、日、韩98`BESETO国际艺术节两项奖(1)国美会奖(2)中文民俗博物馆长奖;《山妹》获`99韩国国际美术交流大展“优秀奖”。出版有《卢平画集》、《卢平写意人物画技法》VCD教学光盘。 卢平所取得的成功证明一点:天道酬勤。任何事业的成功,不能靠一朝一夕,是靠长期的实践磨练,亲身体验着探索的迷惘与顿悟、失败的苦闷和成功的喜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艺术家人生的价值,也就在于此。
已阅1859次